为引导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,激发爱党爱国热情,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,学习身边的榜样,政府管理学院、哲学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于10月24日下午在阳光讲坛开展优秀学生党员访谈。哲学学院2016级赵梓旭、2018级黄义鹏、政府管理学院2018级刘之琳、李建飞4位学生党员担任访谈嘉宾。政府管理学院2022届保研辅导员耿继祥主持,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全体成员参加。哲学学院组织员黄影、政府管理学院组织员张祯出席。

活动伊始,耿继祥分别向同学们介绍了4位访谈嘉宾。赵梓旭,校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,现任黑龙江省青年讲师团讲师、党支部书记、曾获“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”、“全国优秀共青团员”等国家、省、市、校级荣誉50余项,现已完成研究生支教团一年支教工作,继续攻读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。
李建飞,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,曾任黑龙江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,中央组织部、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新党员培训示范班唯一省属高校学生代表,荣获黑龙江大学“校园最佳大学生”道德风尚奖、“优秀团干部”等各类奖项近30项,参加各类志愿服务200余场、累计志愿服务时长650余小时,即将奔赴新疆进行支教工作。
刘之琳,学生党支部委员,连续三年获得校“三好学生”荣誉称号,连续六个学期始终保持着自然成绩与综合成绩双第一成绩,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妇女口述史项目参与者,发表论文三篇,曾获得首届全国高校“一带一路”知识竞赛三等奖、第十七届“挑战杯”红色专项活动黑龙江大学一等奖,现已保送至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。
黄义鹏,校青马工程“黑大菁英”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成员,曾任学院团委学生组织部长,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负责人,校三好学生、优秀团干部,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奖学金、获得一次学习标兵奖学金,先后发表七篇学术论文,获得外研社“国才杯”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省级二等奖、阅读比赛省级三等奖,现已保送至复旦大学哲学专业。
随后,四位访谈嘉宾以“党旗在哪里,党员就在哪里”为切入点分别回顾了自己的入党初心。赵梓旭和刘之琳表示,入党是自己一直以来的心之所向。在党员家庭良好氛围的熏陶下,他们认识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,新一代青年人应该迎难而上、不惧艰辛,传承好发扬好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。李建飞表示入党是受到身边榜样的鼓舞,通过党课、培训班等一系列活动,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;通过抗击疫情志愿活动,看到无数党员坚守在一线的无畏和担当,激发了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向往。黄义鹏从专业学习的角度阐发了自己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。他说,共产主义是一场伟大的实践。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已经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,在新时代的今天,这场伟大运动需要更多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大学生加入。他号召同学们努力增强建设祖国的本领,爱国奉献,担当有为,积极向伟大的党组织靠拢。

接着,访谈嘉宾与学员们共同分享了他们在基层实践中印象深刻的故事。李建飞谈到在福利院志愿服务时的感悟,不禁潸然泪下,同学们也为之动容。赵梓旭讲述了自己过去一年在漠河支教时的经历,特别是在疫情来袭之时,她成为了漠河市第一个报到的青年志愿者,与志愿者们共同坚守1872个小时的抗疫故事。在如何将实践与专业知识相结合,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方面,刘之琳讲述了自己在专业学习上帮扶后进生的小案例。黄义鹏从对大学生入党动机的思考入手,谈到学好专业知识本身就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开始。
在如何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上,4位优秀的学生党员更是从切身经历出发,引导大家在专业学习上寻找兴趣点,合理分配学习与工作的时间,提高学习、工作效率。在同学们都十分关心的如何提高学术科研能力问题上,黄义鹏介绍了自己的经验,要认真对待专业学习、敢于写作、带着问题意识学会写作、端正科研心态,鼓励同学们主动把握科研机会,坚定科研梦想,早日实现自我突破。
青春使命召唤无畏担当,榜样力量引领进步航向。此次典型教学环节创新形式,以访谈的方式让学员们进一步了解榜样的故事。相信大家在今后的道路上,将不断端正入党动机,扎实本领,提高认识,向身边的榜样学习,向榜样看齐,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服务人民,用脚踏实地的行动书写新的人生篇章。(政府管理学院、哲学学院供稿)